:“啊?”
“你刚嘿嘿嘿的是在笑什么?”
这下人更糊涂了:“我看书呢,哪有嘿嘿嘿?”
“那你看的啥借我瞅一眼?”
“瞅一眼可以,你轻点拿,别给我蹭坏了。”姜进宝说着将捧着的书卷递给同窗,同窗一看,是史书一本,上头还有密密麻麻一堆注解,也不知道是谁写的。
切!
“还当你在读小说,结果就这,这有啥意思?”
“这当然有意思了!不稀罕你还我,这是跟我大表哥借的,上面这些全是我大表哥亲手写的,价值千金懂吗?”
同窗特想问你大表哥哪根葱?
忽然想起这人姓姜,听说是卫夫人娘家的穷酸侄子?那他表哥岂不是???这人一激灵,问:“这是卫彦写的?”
姜进宝点点头。
也就大表哥这么勤快,二表哥用过的书就跟新买的一样,一个多余的字也没有,翻开来干干净净。
……
姜进宝刚进国子监时,姜蜜还有些不放心,后来看他适应良好就没多管,只是让管事的记住,像换季做新衣裳的时候别忘了他。又同卫彦说了说,看他分了心去搞别的不要当没瞧见,该提醒就提个醒,别白受一句大表哥。
十多岁的少年人最容易受人影响,看他上京来的时候还挺好,别在这头学坏了那真不好同兄弟交代。
是姜蜜交代的事卫彦都能办得妥当,他就跟带儿子一样带着姜进宝,给他草拟计划,还给布置功课。
这么搞下来姜进宝赴京求学之路变得格外充实,他在国子监里就饱受熏陶,又受到姑父以及大表哥影响,从头到脚都发生着变化。
前头卫家人回乡的时候姜进宝也写了信托他们带回,信上就说他在京城过得特别好,生活上受姑母诸多照拂,又有姑父和表哥指点学问,自认为日日都在进步,让家里不要惦记。
姜家人看过信还跟卫煊打听了,听说进宝的天分的确可以,踏踏实实读几年中个举没有问题。
得了这话,姜狗子就笑开来,他这些年让家里催着去挣钱,不容易啊。进宝上京的时候家里想着他轻易回不来,给拿了三百两带上,让他该花用就花用,不够了捎个信,再托人给他带钱去。
人走了之后狗子还在念叨,说别半年一年就把钱败活光了。
这么看着儿子比他年轻时靠谱些,没在京城瞎混。
姜进宝后来还真把他爹娘爷奶接出了村,也给两个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