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内亦有相当的人脉,以便及时掌握内廷消息。若是真有人意图谋取关监之职,绝不会一点消息都没有。
莫非不是太监,而是另外有人密奏?温体仁想到这里,叫来了一个亲信长随,轻声嘱咐了几句,让他立刻去见一个太监,打探消息。
不过,这并不是眼下他最要紧的事情。温体仁的政治嗅觉十分之灵敏,自打他入阁以来,树敌甚多,这些政敌眼下正在合流,谋划着把他赶出内阁,而皇帝,隐隐约约也透出了对他的不满。
圣眷一衰,不但仕途难保,连性命只怕也有忧。温体仁自打知道东林-复社正在谋划推周延儒复起起,就已经预感到自己的脚下开始摇摇欲坠。
他想除掉周延儒,只有兴起大案,正如当时为了排挤文震孟构陷庶吉士郑鄤。但是要周延儒此人虽然劣迹斑斑,却没什么要命的把柄可以抓,且他已经辞官归乡,除非构陷其谋逆,而谋逆大案势必要牵扯到厂卫,他并无把握能让曹化淳、吴孟明按自己的心意办事。
怎么办呢?思来想去,既然力推周延儒复出的是东林-复社,翦除其羽翼也是一种方法。这几年在他的运作之下,东林在朝中已经势力大减,真正有能力兴风作浪的,是起之秀复社。
复社号称小东林,在政治主张和成员上有许多重合之处,但彼此也有区别:一是复社更加注重把持科场,提携门人;而东林只专注于朝廷内部的斗争,对科场不感兴趣;二是复社在更注重控制地方,而东林的重点在中央。
由于复社在掖进门人弟子方面“不遗余力”,大有把持科场之势,出现了“中式者皆复社之人”的现象。
这样一个团体的存在,即使它什么不干,也主意使温体仁这样的权臣芒刺在背,何况它还是自己的敌人!
因为东林的关系,温体仁早就与复社早就势如水火,崇祯六年六月,温体仁当上首辅后不久,他的弟弟温育仁指使宜兴人吴炳作了一本《绿牡丹传奇》,影射复社的各种丑恶现象,温育人还命人将此书改编成剧本,搬上舞台四处演出。
此事闹得很大,惊动了张溥和张采。二张为此专程奔赴浙江,会见了提督学政黎元宽。黎元宽随即下令毁禁此书,并追究作者责任,将温育仁的家人逮捕入狱。此事过后,温体仁第一次意识到张溥的实力,他虽然已经下野了,却仍能遥控朝政。便下决心要铲除复社。
这年秋天,太仓歉收,二张写了一篇《军储说》,对救荒政策发表议论。苏州府推官周之夔指责二张“悖违祖制,紊乱漕规”。周